探訪福岡・博多繁華的原點 古今歷史之旅 後篇

前篇來到博多舊市街區域探究博多繁華的原點。後篇來到自古以來作為日本的玄關口,國際交流窗口的福岡城區域遊覽。

福岡城探訪館
首先來認識福岡城的必看之處!透過虛擬實境學習福岡城跡

為了深入遊覽福岡城區域,這次特別請教福岡城探訪館・鴻臚館跡展示館 館長松崎勝美先生,和館長一起認識福岡城的必看之處。

 
福岡城探訪館・鴻臚館跡展示館 館長 松崎勝美先生

一到福岡城跡你也許就想馬上進到福岡城跡裡看看,請先忍耐住這股衝動。首先前往「福岡城探訪館」,透過精巧製作的福岡城再現模型,和地板一整面城下町古地圖等,就能體驗福岡城過去的樣貌。

 

除了再現模型和古地圖之外,這裡還有介紹曾是城主的黑田長政和父親官兵衛的故事,再現過去福岡城的影片等,從各種角度介紹福岡城。

 

福岡城跡廣大,為了享受在城跡內散步掌握最佳路線非常重要。首先從再現CG和模型等想像福岡城的全貌和布局,接著一起再出發去漫遊吧!

 

福岡城
透過天守台和石牆想像今昔!

江戶時代築城的「福岡城」,是九州規模數一數二的巨大城堡。現在有許多入口,當時上之橋、下之橋、追廻橋是福岡城的入口,整體被護城河和石牆包圍的結構。上之橋和下之橋之間的寬廣護城河,就能感受到當時城的規模。正面玄關是各藩主參勤交代等通過時使用的上之橋御門遺跡,門的周邊宏偉石牆現今仍保存完好。

 
上之橋御門遺跡

改編成大河劇的軍師官兵衛,因為關原之戰的戰功獲得52萬石後,和兒子黑田長政在慶長6年(1601)花了7年時間將福岡城建築而成。城堡堅固的構造、護城河布局、石牆設計,都讓人不禁讚嘆「不愧是官兵衛」打造的名城。

松崎館長告訴我們遊覽福岡城時,可以注意看看「石牆的形狀和大小」。照片中東御門遺跡的石牆有一部分使用被稱為「鏡石」的巨石,這是用於展示城主權力。在石牆各處可以看見為了製作石墻,切開石頭時的楔子痕跡「矢穴」。

 
(左)東御門跡的鏡石、(右)楔子痕跡

2024年完工的新階梯「扇坂(扇形斜坡)」,做為2023年開始進行園內整頓計畫的一環。就像車站前圓環一樣現代風格的階梯,對我們來說是很熟悉的造型。據說在築城初期就已經存在,正如其名再現了像扇子展開般的形狀。目前仍持續推進福岡城的保存和整修,使其更接近原本城堡的樣貌,成為更有魅力的地點。

 
扇坂的照片

作為梅花和櫻花名勝的福岡城,根據季節、時間和地點展現不同的表情。特別是變身為展望台的天守台,能遠眺福岡塔和PayPay巨蛋等象徵福岡的景點,欣賞遼闊景色。

松崎館長表示「每一塊石牆就是配合地點打造,尋找當時石工(石牆職人)的工作痕跡也是遊覽福岡城的樂趣之一。」理解名勝古蹟的意義和歷史,遊覽城堡的真實樣貌,想像江戶時代的景象,再對比現在的福岡,或許就是一趟有趣的福岡城之旅。

 
從表御門遺跡看見的景色
從天守台眺望的風景

此外,配合今年3月27日起舉辦的福岡城櫻花祭,「幻之天守閣」將舉辦點燈活動。照耀福岡城和櫻花的奇幻光景必看。

直到6月17日(預定)為止將限制進入福岡城天守台,請事先確認後再前往。

幻之天守閣示意圖

【幻之天守閣點燈活動】
期間:2024年3月27日(三)~2024年5月31日(五)
地點:福岡城天守台

鴻臚館
遣唐使也曾在此停留的古代外交玄關口

福岡城跡內有間鴻臚館跡展示館,主要展示古代日本迎賓館「鴻臚館」的遺跡和出土陶瓷器等。「鴻臚館」是飛鳥、奈良、平安時代的外交設施,唐朝和新羅的外交官,渡海之前的遣唐使等使節團停留住宿的地方。

來到日本的人們在獲得前往京城的許可之前,就會待在鴻臚館,現在能看到當時使節們在此居住,部分復原的宿坊。

復原的宿坊

出土文物中有穿越絲路傳來的東西,中國或朝鮮半島生產的陶瓷器等來自不同時代和國家等各種貴重物品。松崎館長特別推薦的是,色彩鮮豔美麗的陶瓷器(青綠釉陶器壺)和古代枕頭(三彩印花鴛鴦文陶枕)等貴重文物。其他像是作為行李標籤使用的貨物標籤(木簡),成為衛生紙(廁籌木)再利用,令人十分驚訝。

三彩印花鴛鴦文陶枕
陶瓷器

教科書上出現的遣唐使等人員來日本時停留居住的地方。這裡也是日本與世界交流的開始日本國內首屈一指地方。回溯學生時代的記憶試著解讀展示看板,相信一定會是一趟很有意義的旅程。

總結

這次探究了福岡・博多繁榮的原點。透過與異國商人或文化交流,將經驗代代相傳的人們支持著福岡・博多的繁盛。造訪福岡時不妨試著接觸傳統與歷史,發現福岡・博多的新魅力吧!

★看更多:探訪福岡・博多繁華的原點 古今歷史之旅 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