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很少人知道!?】說到底為什麼叫做「福岡」呢?

就連福岡出生的人說不定都不太清楚「福岡」這個地名的由來。其實和舞鶴公園內福岡城留下的石牆和建築歷史有著密切關係。這次就要從福岡城的歷史來看看「福岡」地名的由來。不妨一起遙想過往歷史,相信一定會更加喜歡福岡!

福岡城由第一代藩主黒田長政築城。1968年長政誕生於姬路城,是豐臣秀吉的軍師黑天孝高(如水/官兵衛)的長子。那是織田信長、豊臣秀吉、徳川家康群雄活躍的時代。

1578年,長政10歲時作為織田信長的人質離開父母,被羽柴秀吉(豊臣秀吉)收留。15歲時首次上戰場接連勝利,22歲時成為黑田家當主。

福岡城的誕生契機是1600年的「關原之戰」。長政加入東軍的德川一方參戰,他的機智謀略屢創佳績,短時間為了勝利做出貢獻。戰役中的功績讓他深得讚賞,從家康那裡獲得筑前國。

「福岡」的由来和
雙城的誕生

黑田長政入主已存在於筑前國的名島成。不過,名島城周邊並未有足夠的占地興建城下町,因此決定在博多西邊的福崎建造新的城堡和城下町。

從1601年花上7年時間建造的就是「福岡城」。東西一公里,南北700公尺在日本全國是為數不多大規模的城堡。從海上眺望過來,就像是鶴展翅的樣子因次也被稱為「舞鶴城」。

長政取用祖先地緣的備前福岡之名(現在的岡山縣瀨戶內市長船町福岡),將這裡命名為「福岡」。

沒錯,福岡的由來其實來自與黑田家關聯的岡山縣。「福岡」誕生後,在中世紀與作為國際貿易都市繁榮的「博多」一起,成為福岡市核心的兩大都市卓越發展。

現在的福岡城
又是什麼樣子呢?

福岡城的石牆幾乎保留著當時的樣子。全國屈指可數大規模的自豪城郭,能看見當時和復原後的建築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長政建造的廣大福岡城跡吧。

多聞櫓

content= content=

多聞櫓是自江戶時代唯一一個保留在原有位置的櫓,並且被指定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以高高堆疊的石牆作為基底建築,內部共有16個獨立的房間,這個櫓是為了在緊急狀況下能防禦外敵,設置有「石落」和「鐵炮狹間」。

多聞櫓內部通常沒有開放,會在舉辦活動時開放大眾參觀。此外,櫻花季節時會打燈能感受到奇幻氛圍。

兩個潮見櫓

作為潮見櫓廣為人知的建築物,大正期間被搬移至舊黑田家別墅,之後再次搬回城內。然而,研究發現真正的潮見櫓其實並非此處,這個建築因此被稱為「(傳)潮見櫓」。本來的潮見櫓是位在三之丸北西側一角,移築至位在博多區千代的崇福寺。現在潮見櫓正進行修復工程,預計回復到福岡城時代櫓的樣貌。(預計2025年春天完工)

三個天守台

天守台是支撐天守閣的石造基礎建築,現在作為瞭望景點能遠眺福岡市中心和博多灣。
福岡城內共有大中小三個天守台。大天守台的奠基石保存完善,推測這裡並未建設天守閣。黑田官兵衛和長政顧慮德川幕府因此沒有建設。

另一方面,卻有古文書指出天守閣其實存在,天守閣完成一段時間後即拆除的可能性。

石牆

福岡城的基底多是以石牆構成,特別是天守台。石牆的建築方式主要使用三種技術,直接使用自然石頭搭建成的野面積み(NOZURAZUMI),切割石頭堆疊的割石積み(WARIICHIZUMI)、以及整修形狀成長方體後交互重疊的算木積み(SANGIZUMI),請來觀察看看使用不同方式堆疊的石橋吧。

此外,部分石材上刻著「卍」「○」「×」「△」「愛心」「菱形」「新月」等記號稱之為刻印。石工在切割石頭時刻上,不過關於刻印的理由並不清楚。

歡迎來到舞鶴公園
同時享受歷史與自然!

舞鶴公園內除了有福岡城之外,還有下之橋御門(縣指定有形文化財)・舊母里太兵衛邸長屋門(縣指定有形文化財)・名島門(市指定有形文化財)・御鷹屋敷跡等保留著許多歷史遺跡,能觀察到當時的樣貌。

舞鶴公園一整年都會舉辦季節性活動也是這裡的魅力之一。春天有櫻花季、藤花季、漫步牡丹芍藥園的植物導覽,夏天有花菖蒲鑑賞和蜻蜓觀察會、秋天有大人小孩能盡情在公園玩耍的「福岡城 來舞鶴公園玩!」活動,冬天有梅花季和武將隊表演,還有賞梅會等活動。此外每個月會舉辦一次,以「對人與地球友善的事物」為主題的「綠色城鎮市集」。

不妨來舞鶴公園逛逛,這裡有構築福岡歷史的「福岡城」歷史遺跡,一邊遙想福岡歷史一邊悠閒漫步,也能和親朋好友一起享受季節性的活動,歡迎大家來玩。

 

⇩福岡歴史文化遺產週 詳細請參考官方網站(日文與英文)⇩